科技信息

硅谷人士眼中的无人配送:市场潜力无限但大规模应用还早

2018年07月31日来源:高工电动车网

无论在中国还是美国硅谷,无人配送行业的市场愿景都被描述得激动人心。本周美团无人配送开放平台的亮相,再次引发硅谷业界人士热议。

“美团无人配送开放平台是个好消息,尤其是对做人工智能和机器人的创业者来说,最重要的就是数据。有了美团的开放平台,那些加入的创业公司就可以得到更多数据来让他们的产品进行智能学习,”曼图资本的副总裁Tony Ng在硅谷接受《每日经济新闻》记者采访时说。

Tony Ng指出,两年前中国投资者来硅谷考察并做跨境投资的时候很看好无人配送领域,今年虽然最红的是区块链创业公司,但无人配送行业潜力仍然非常大。

在谈到美国有哪些值得借鉴的成功经验时,美团的无人驾驶首席科学家、无人配送部总经理夏华夏向《每日经济新闻》记者表示,美国的无人驾驶技术无疑是领先的,这些技术在中美都是通用的,只是在中国的道路上人车密度更高、人车混用车道的情况比较常见,所以对复杂环境感知、决策控制等技术的要求会更高。

中美市场潜力巨大

此次美团的无人配送开放平台联合了五类企业,包括软件、网络、器件、整车和地产。开放平台合作伙伴的各种无人车也集体亮相, 这些无人车的服务范围覆盖了酒店、餐馆、医院等众多日常生活服务场景。

“未来的配送肯定是全自动化,尤其是开放的配送平台,对广大机器人配送公司是利好,让大家可以把技术直接投入具体的使用场景,有点Uber for robotics(机器人共享经济) 的意思,”Bear Robotics的联合创始人兼首席技术官李方为对《每日经济新闻》记者表示。

“想象一下未来会很有趣!各种低速自动车把外卖或包裹送到楼下,室内机器人再把它送到你手里,这会是城市物流的又一个巨大革命。”他说。

夏华夏在接受《每日经济新闻》记者采访时表示,中国的无人配送市场比美国更大。

“中国的消费快速升级、城镇人口数和人口密度更大、生活节奏更快、饮食也更花样繁多,所有这些因素都让中国的外卖市场成为全球最大的外卖市场。而服务其中的无人配送,也将面临巨大的市场机会。”夏华夏说。

在中国无人配送领域做布局投入的不止美团,近年京东、阿里等也都陆续有相应的产品落地试运营。Tony Ng认为,在无人配送领域,中国市场和美国市场的未来红利都会很大,但中国的愿景实现会更超前。“美国人力成本高,未来如果可以真做到无人配送,红利将非常大。而中国有很多封闭式社区,送货公司出入受限,这种情况下,无人配送会是一个很好的解决方案。”他说。

李方为指出,在创业接触市场的过程中,他的团队发现亚洲市场比美国市场对机器人的接受程度高。

“我说的接受度不仅是指消费者觉得的新奇程度,这个倒不是那么重要。引入机器人需要餐馆、写字楼、酒店对基础设施有一些修改。现在室内机器人不能百分百替代人,只是个室内自动车,人还要完成递送任务。在把机器人引入环境的过程中,需要商家有远见和魄力做相应修改。中国基础设施比较新,每天都有新的餐馆和酒店开业,所以引入意愿会比美国更高。”他说。

另外,他认为中美法律法规有很大区别,从一定程度上也会对市场产生影响。例如,前段时间美国旧金山市出台政策,室外自动配送机器人路边测试每天有数量的上限,且每次测试要和政府报备并获得许可证。因此,李方为认为法律法规上美国相对严格很多。

资本看好无人配送领域

“无人配送是理想,目前大家可能都是技术储备和展示目的,许多技术和管理的问题还有待解决。” SVC Angel Fund的管理合伙人Roy Kong在硅谷向《每日经济新闻》记者说。

针对中国国内智能物流市场到2025年有望超过万亿元的媒体报道,他认为智能物流和无人配送是不同概念,无人配送的大规模应用为时尚早。

“中国的无人配送困难更大,包括人力的竞争、管控的难度等。或者说中国市场的需求更弱。”他说。

Tony Ng指出,今年最吸引眼球的虽然是区块链创业公司,但无人配送行业对投资人来说仍保持吸引力,其潜力巨大。

“以我接触投资人的经验和对美国市场的了解,大家不太在乎产品新鲜度,专业投资人会很客观问你这个产品能取代多少人力, 大家会用很数据化的想法思考这个东西能创造多少价值。” 李方为说。“从技术上看,我个人并不觉得低速配送比高速自动车容易很多,低速环境(市区、人行道等等)虽然安全性和容错要求小很多,可以很快投入使用,但在本土化和控制方面都有不少挑战,离成熟还有一段距离。”他说。

“无人配送还是个新领域,还没有人有成功经验。去年猎头问我有没有兴趣换工作,一半是做无人车的。我觉得行业前景比较好,不然各种资本不会投进去,” Jeff,一名刚刚跳槽到硅谷一家室外无人配送创业公司的前谷歌高级工程师,在接受《每日经济新闻》记者采访时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