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信息

推动智能发展 助力绿色转型——2020年邮政行业先进科学技术扫描(上)

2021年05月19日来源:中国邮政快递报

  编者按:科技创新是支撑和推动邮政快递业发展的保障。近年来,行业在科技方面前瞻布局并持续投入,不断加快技术革新步伐,缩短研发应用周期。覆盖分拣、仓储、系统平台、投递等领域的一批科技产品纷纷落地应用,助力行业高质量发展。为进一步推动行业科技研发应用,中国快递协会近日评选出“2020 年度邮政行业科学技术奖”。本报对部分获奖项目的负责人进行了专访,将其更加详尽地展示给读者。

  项目名称:哈尔滨邮件处理中心工艺设计

  完成单位:邮政科学研究规划院

  奖项:三等奖

  以袋代件直接减少分拣动作

  为了贯彻邮政集团公司经营发展战略,构筑改革发展“四梁八柱”,加快打造行业“国家队”,建设“国内领先、世界一流”的陆运网,中国邮政集团有限公司近年来进行了大规模能力建设,提高了邮政网路能力,有力地支撑和促进了快递包裹业务发展。随着快递包裹业务的快速增长,陆运网承载的业务规模、流量分布、业务结构,以及外部建设条件和竞争环境有了较大变化,有必要学习借鉴国际、国内先进经验,针对陆运网规划建设面临的痛点,对陆运网的建设方案进行进一步优化和提升。项目负责人之一贺睿琦告诉《中国邮政快递报》记者,哈尔滨邮件处理中心工艺设备配备工程作为陆运网转型升级后首个新建邮件处理中心项目,占地104亩,工艺一期于2018年建成、二期于2020年建成,作业场地为生产主楼一层,占地面积1.2万平方米。项目的设计贯彻扁平化组网、散件加集包作业、细化分拣深度的原则,并坚持标准化、可推广性的要求,有利于指导其他处理中心的建设。

  分拣立体作业助产能翻倍

  项目在大量实地调研的基础上,借鉴了国内外先进处理场地的经验,应用先进技术和设备,根据生产需求,创新设计了一套较高自动化水平的立体布局工艺方案。实现了从卸车、传输、供件、分拣、发运的高自动化处理,做到了快进快出、按状分拣、车等邮件、随卸随分随装、减少场内盘驳。场地设计了双层标准件分拣机+2台小件分拣机+异形件流水化分拣立体作业模式。异形件分拣正在其他项目进行试点,通过RFID和自动摆轮技术实现异形件自动分拣,实验成功后将对异形件分拣线进行优化升级。

  “首次在单层主楼中规划整合5套分拣设备,将处理中心单位面积处理能力提高1倍,开足马力后,预计日均处理能力能够达到138万袋件(袋件即系统处理动作,小件集包后以袋为单位,大件不用集包以件为单位,袋和件均为1个分拣动作)。”项目总负责人李璐补充说,项目用设备承载平台、空中传输、格口就近垛口等方式,充分利用立体空间,释放生产空间;建立了智能场院管理系统及调度系统,对提高邮件处理中心的车辆调度水平、提升处理效率、加快邮件进出提供了技术支撑。

  集包模式实现全网降本增效

  该项目极大地提升哈尔滨邮件处理中心的邮件处理能力,满足了陆运网优化提升所提出的业务需求的变化,降低了全网分拣量。

  贺睿琦进一步解释,项目工艺流程配合业务需求,打破原有散件直发模式,通过小件分拣机对小件进行集包作业,提高全网的分拣和接卸效率。原有散件分拣模式在处理中心不需要按物品尺寸大小分类处理,处理流程简单,但消耗处理中心的分拣能力,集包作业可以通过前端集包,降低处理中心的分拣动作次数。

  在某一个时间节点,通过集包可以只在收寄端和封发端对散件分拣集包,中间环节都是分拨,分拣一袋也视为分拣一次,因此从全网来看是降低分拣量,有利于上下游的装卸及处理,实现全网降本增效。

  该项目还整合了仓配一体化功能。仓配场地在主楼二层,面积1万平方米,主要规划为东北地区农副特产等源头仓及落地配功能,仓库建在处理中心,出单后可第一时间直接输送到一层分拣发运,大大缩短中间环节的工序和时间。此功能为规划功能,目前场地暂为国际和普邮处理场地,待国际功能搬迁后,此场地将作为仓配专用场地使用。

  在安全与发展并重的发展环境下,高速分拣机需要相应的安检设备。项目规划了8台高速安检机,中国邮政在其他场地已经做了相关试点,未来将在本场地实施。

  贺睿琦说,项目从整体规划到各环节设计中都贯彻标准化思路,建设方案具有较强的示范、带动和扩散能力,为业务量爆发式增长后,大型骨干节点如何建设做出了积极探索,并在后续郑州、济南等一大批大型省际干线节点的建设中起到模板示范作用。

  项目名称:无机降解可塑性材料生产

  完成单位:山联(长兴)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

  奖项:三等奖

  无机降解环保胶带更具性价比

  在绿色邮政发展的过程中,胶带的治理是必不可少的一环。

  “我们可降解胶带产品可以实现在2年内自然降解。”项目负责人蔡剑勇告诉《中国邮政快递报》记者,目前由山联(长兴)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无机降解可塑性材料(MU粒料)及MU薄膜胶带系列、MU瓦楞包装系列已经在部分快递、电商企业推广应用。

  蔡剑勇表示,MU粒料的使用,改变了胶带行业自1928年以来一直使用塑料胶带的传统历史。MU薄膜胶带可以替代部分一次性用的邻苯基苯酚(OPP)薄膜或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PET)薄膜,其生产过程中没有OPP或PET的耗能、耗水及废水污染的问题。产品使用后可自然降解,并被分解成无机钙粉、水、二氧化碳或甲烷;可焚烧转换成热能发电,无有毒有害气体排放,无微塑料残留。

  据查询,合成一吨聚烃类树脂大约需要消耗3吨石油,MU粒料可节省石油1.5~2吨。同时,产成品中可以替代纸质基胶带,大大降低了对木材的依赖。目前,一般市场上可降解胶带的价格为2.5~4.5元/平方米,MU薄膜胶带价格为1.8~2.2元/平方米,具有很大的价格优势。

  “MU薄膜胶带价格比普通塑料胶带价格高30%~50%,但使用可降解胶带是必然趋势。”蔡剑勇说,国家发展改革委、生态环境部《关于进一步加强塑料污染治理的意见》提出,到2025年年底,全国范围邮政快递网点禁止使用不可降解的塑料包装袋、塑料胶带等。浙江更是走在全国前列,将这一时间提前到2023年年底。

  “现在部分电商、快递企业已经使用我们的产品。”蔡剑勇说,2020年快递包裹量超过833亿件,未来也将保持持续高增长态势,如果全部推广可降解胶带,MU薄膜胶带的空间将非常广阔。

  无机降解可塑性材料生产项目位于浙江省湖州市长兴县。项目用地110亩,总投资10亿元人民币,其中一期占地46亩,投资1.5亿元。建成后,产值可达28亿元。该项目列入湖州2017年“大好高”项目,2018年浙江省重大产业项目,2019年年底通过国家高新技术企业验收,并获“绿色工厂”称号。

  蔡剑勇介绍,项目在一期2万平方米的厂房内布置了3条造粒生产线、3条薄膜生产线、2条中空瓦楞生产线、2条涂布生产线和3条分切包装生产线,相继导入了ISO9001、ISO14001和ISO45001三大管理体系,并于2020年4月获得通过。

  山联(长兴)一直以来专注技术创新和技术进步,申请专利近百项,其中已授权多项发明专利,并在欧洲、美国、日本、韩国等国家和地区申请了国际专利。山联(长兴)还参与制定国家标准1项,牵头制定浙江制造标准1项、无机改性生物降解材料及制品系列团体标准3项。

  项目名称:直线窄带交叉带分拣设备

  完成单位:威海新北洋正棋机器人股份有限公司、山东新北洋信息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奖项:三等奖

  直面痛点模块化设计降本增效

  随着快递市场不断发展,国内自动化分拣技术日趋成熟,部分设备厂商已掌握自动分拣设备自主开发及生产能力,包括交叉带自动分拣机、摆臂自动分拣机、顶升移栽分拣机、滑块分拣机等。

  但是,从发展阶段来看,我国快递自动分拣设备也存在一定的问题与不足。

  解决现有产品四大痛点

  目前,我国自动分拣设备主要有四个方面的难点:现有交叉带占地面积较大,格口数量较多,无法满足一些场地受限或者业务量不大、格口数量不多的快递网点的需求;施工周期平均为半个月至一个月,施工周期较长、人力成本较高;现有交叉带产品设备笨重,体积庞大,必须要求设备场地宽阔且方正,需搭建复杂的基建或外围配套设施,对场地要求较高;价格高企,一次性投入较大,且后期维护费用较高,成本压力较大。

  “新北洋直线窄带交叉带设备可以很好地解决这些问题。”项目负责人田序东说,其可以解决场地空间较小、业务量不大、格口数量不多的快递网点自动分拣需求,补充完善交叉带产品线。目前新北洋直线窄带交叉带产品可将施工周期缩短至5天,大大降低安装施工成本,且体积轻巧,采用模块化、柔性化设计,可随意搭配组合使用,无须搭建复杂的基建或外围配套设施。

  同时,解决现有的小型网点经济能力有限,无法承担交叉带产品的一次性投入成本问题,也可搭配其他产品配合试用,减小网点经济压力。

  平均效率提升七八成

  新北洋直线窄带交叉带产品主要应用于场地受限或业务量较少的小件分拣场景。截至目前,新北洋直线窄带交叉带产品已成功在京东进行销售试点,实施场地遍布全国各地,并高质量完成“双11”“双12”的分拣任务,平均效率提升了70%~80%。

  今年,新北洋再度与中国邮政达成战略合作,总金额超过千万元。“通达系”等头部企业均选择引进新北洋自动化分拣解决方案,已有百余套新北洋自动化分拣系统投入应用。“这些快递企业根据实际情况,采用直线窄带交叉带或传统分拣设备。”田序东说,以每年25万台各类智能自助设备的生产能力,新北洋可以有力保障产品的及时交付。

  除了自动化分拣系统和直线窄带交叉带设备,邮政与“通达系”企业还从新北洋采购了其他自动化设备,包括单件分离系统、摆轮、DWS六面扫系统、RFID识读系统等。

  田序东表示,直线窄带交叉带设备未来行业目标客户为邮政、顺丰、“通达系”、京东、苏宁等快递企业,预计需求量为4400套左右,未来市场总规模将超过5100套以上,市场总规模超50亿元。